12月15日,長江中游宜昌至昌門溪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正式開工。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謝強、省港航局局長王陽紅,長江航務管理局相關領導以及宜昌市政府相關領導參加開工儀式。

長江中游宜昌至昌門溪河段位于我省宜昌市、荊州市境內,全長約83公里,包括宜都、關洲、蘆家河等水道。其中已建一期工程位于關洲和蘆家河水道,此次開工二期工程位于宜都水道。工程整治目標為穩(wěn)定宜都河段灘槽形態(tài),遏制關鍵洲灘汊道進一步沖刷、維持河段關鍵節(jié)點的水位。本次宜昌至昌門溪工程的開工建設是我省積極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將加速 “645工程”建設步伐。

宜昌至安慶段水道全長1026公里,絕大部分在湖北境內,水道蜿蜒曲折,灘多水淺,是制約長江干線通過能力的“腸梗阻”。實施“645工程”,將有效解決長江干線航道“兩頭深、中間淺”的突出問題,形成一條超大容量、串起長江中游湘、鄂、贛、皖四省的“水上高速公路”,對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長江干線航道通航能力也將實現(xiàn)整體飛躍,從而帶動沿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提檔升級。

據(jù)權威機構測算,“645工程”實施后,1.3萬噸級內河船和1萬噸級江海船將直達武漢、5000噸級內河船將直達宜昌。投入運營后(按20年測算),長江航運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547億元。此外,“645工程”還將產生巨大的生態(tài)環(huán)保效益。據(jù)測算,2020年、2030年和2040年將可節(jié)約船舶能耗約2.8萬噸、4萬噸、4.2萬噸,分別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約1.65萬噸、2.36萬噸、2.48萬噸。

省交通運輸廳將建立多層面的合作推進機制,努力爭取國家大力支持,全力做好協(xié)調服務工作,為“645工程”推進營造良好氛圍。